您现在的位置是:首页 >>职工原创
“卡壳”中悟写作“法门”
作 者:王鹏
来 源:邢临高速
添加时间:2021-01-21

德国著名作家海塞曾说,“没有什么比沉浸在创作的欢乐与激情中挥笔疾书更美、更令人心醉的事了。”对桌作为一名“信息宣传员”,爱看、爱思、爱写,每天犹如“笔下有神功”沉醉在写作的道路上,不仅如此,她总会在一天当中无数次的提醒我们“该写稿了”,。每次我都不禁问她,你怎么那么多灵感?我,一个看似仿佛可以洋洋洒洒码字的人,在准备完美的给对桌“交稿”时却居然在工作之余和电脑“大眼瞪小眼”了一上午,连半个字的文章都没憋出来。人生“滑铁卢”总是来得这么突然。

痛定思痛后和办公室的同事开始交流此事,发现“头脑空白”般“卡壳”的人还真不在少数,那么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?简单总结了下,写一写与大家共勉吧。

巧妙运用“输入”与“输出”。写作实际是一种“输出”性工作,有条理地将个人已有的的专业知识、阅历积累,甚至是生活常识等进行排列、陈述,最终达到说明事理的目的,这也就要求写作的人“肚子里有货”。那么问题来了,“肚子里有货”是什么?其实就是大量相关的知识作为素材。然而现实情况却是:部分写观后感的,其实影片、书籍压根没看过;部分写总结汇报的压根没主动接触、了解过相关工作;部分写活动开展的,压根没参与过……

正所谓“切莫呕心并剔肺,须知妙语出天然”,缺乏实际经验的“输入”,只是纸上空谈去“输出”若干“感悟”,怎么会不“卡壳”呢!因此,持续的“输出”就需要持续的“输入”,不能因在某方面有过“输入”,就总是吃老本式次次都作为切入点或者话题素材,避免“为赋新词强说愁”。

巧妙理解“高大上”与“接地气”。每个人都知道写作是个艰辛的过程,写不好就用“不专业”来搪塞安慰,有时写作的人都想要有突破,会试着去运用一些“洋气”、“唬人”、“夺人眼球”的专有名词或者名言警句亦或诗词谚语。只是可能忘了,中国汉字,博大精深每一个字都是文化,从来不是一字一音一义的,如果所列名词、引用只是生搬硬套,即使看起来“高大上”了,写起来却是“磕磕巴巴”不知所云。

 文以情生,未有无情而有文者。其实写文是非常“接地气”的一件事,浩渺万物都可以是写作对象;日常感想、生活经历或工作经验都可以借由文笔抒发胸臆;朴素语言、生动俚语也可以大胆使用。只有把写文变成“我心映我笔,我笔写我心”,流畅严密的文章才能水到渠来,这应该也是我对桌的写作时有如神助的小妙招吧。

巧妙解决“空想”与“下笔”。除了的上述两个原因,下笔少则是写作路上的又一“拦路虎”。郭沫若说,知之非艰,行之惟艰。满脑的思绪万千,仿佛有说不尽的话,也仿佛特别能言善辩,但这和理出逻辑落在纸上确实是不一样的,后者更显艰难。一方面下笔少导致缺乏基本的写作规范导致不知从何落笔,另一方面缺乏行文经验,文笔生涩,满腹经纶、一腔豪气落在纸上却是“文不达意”“东拼西凑”。“下笔”其实是写好文章的终极武器,在畏难情绪满屏时应摒弃,在“懒汉思想”发动时更应亲自动手,由“套模板”模仿始,至得心应手、改中求精,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打开思路、累积技巧、锻炼手感,达到不再“卡壳”的目的。

今天的“卡壳”仿佛是一个警告,告诉我文章需要有“源头活水”、需要“飞入寻常百姓家”、需要“笔耕不辍”,这样才能在这场“终身修行”中流畅书写出自己的风格。

(点击数:1125)
上一篇:抗“疫”线上,有这样一种坚守与感动
下一篇:做自己,坚定不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