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是:首页 >>职工原创
年货
作 者:金占平
来 源:京张公司
添加时间:2021-02-01

“炮竹声中一岁除,春风送暖入屠苏。千门万户曈曈日,总把新桃换旧符。”品读王安石的这首《元日》,在诗中欢快热闹的意境氛围里,年货烘托出浓浓的年味。

如今过年,置办年货逛超市,琳琅满目的商品整齐划一的放置在货架上,花哨的包装却无法吸引住目光。除了广播里播放的喜庆乐曲在耳边回响外,年味淡到了冰点。面对往来的人群,我想多数人会和我一样是奔着寻找年味而来,但是最终寻来的却只是漫无目的打发时间,脑海不禁在想,生活缺失了什么,让年失去了味道?

以前过年,进了腊月门儿,便轰轰烈烈地拉开了置办年货的浪潮。从吃的打年糕,蒸花馍,杀年猪,宰鸡鸭,到全家老小穿的衣服鞋帽,再到用的锅碗瓢盆,窗花对联,灯笼年画,还有玩的鞭炮烟花,小玩具等等,大人往来于集市和家中,蒸汽弥漫的日子一直持续到年三十。

那个时候,一碗浓稠的腊八粥喝出年味的初甜。自家杀年猪的日子,邀请亲朋好友来帮忙,说笑热闹的氛围里又给农家的小院平添了几分人气。案板上捆绑着的猪,声声的嚎叫,将冬日的寂静打破,喷涌而出的猪血,散落在雪地上,点点鲜红与皑皑白雪形成一幅优美的画卷。滚开的水浇在猪的身上,褪去毛的身体白胖胖甚是喜人。卸下猪头猪蹄、掏出脏腑的时候,就到了女人们忙碌的时候了。鲜红的猪血加入调料灌入翻洗过的大肠中,再经过蒸煮,血肠就制作完成了。都说“三个女人一台戏”,屋内聚集的女人们笑声不时传出室外,空气中便有了祥和的气氛。中午时分,忙碌了一上午的人们,围坐在一起推杯换盏,在自家的鲜猪肉、脆酸菜、嫩血肠、豆腐粉条烹制而成的“杀猪菜”阵阵的香味里,年味渐浓。

腊月每逢农历一、六的日子,赶集就成了件重要的事情。四乡八镇的人们都会纷纷赶来,聚集在本是空旷的地域,商贩们挨挨挤挤林立两旁,中间行人推推挤挤,一时间人流如织。商贩响亮的吆喝叫卖声,买与卖的讨价还价声,嘈杂里热闹非凡。女人们流连在各个摊位前比较着价格,挑选着自己中意的年画、窗花、布料等过年缺少的物品,男人则充当着“劳力”手提肩扛跟在身后,孩子们扯着大人的衣襟,人潮推动着前行。那一刻孩子的心是激动的,忐忑的。琳琅满目的商品使其眼花缭乱的激动,怕汹涌的人流将自己与大人分开的不安,还有父母是否能兑现昔日和自己许下的承诺,不安和担忧里使一颗小小的心而忐忑。

那个年代,年三十的时候,在自己的院门儿贴上一幅字迹优美,词句寓意深远的对联,无疑会成为村子里的一个亮点,也让这家人的脸上有光。但是那个年月,父辈们普遍文化不高,所以春联都是请村子里少有的文人来代写。也就是这时候文人墨客家才门庭若市,他们才能“牛气”一时。为了能捷足先登抢个优先,所以刚进腊月门儿,父亲就早早的备好红纸,剪裁成自家所需要的大小形状和数量再加上点“润笔”一起送去。说是润笔其实就是一点心意,不值几个钱。毕竟那个年月谁家都富裕,又都是乡里乡亲,拿点东西,一是为表示感谢,二是希望能给写点寓意美好的词句,三是唯恐人家不高兴,自家贴出去的对联成为村子里的笑话。那个时候,我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,在年三十的上午,揣着小本子和笔,穿梭在村子里的大街小巷,去欣赏各家各户贴出来的对联,有新颖的对联就抄写下来,以备写作文的时候能用的上。

在那个年月,年成为了日子的一种希望,一份内心的期盼。在所有人的心上,年就应该有一种突出的氛围,就应用仪式感去迎接,去度过。正因为在父辈的心上,有了这种仪式感,他们才去热火朝天的准备,有了这种仪式感,年才在我们的心上留下了最深层次的记忆。

如今在不缺年货的春节里,我们又怎样才能让“年”在我们的孩子心上,留下深刻的记忆呢?

(点击数:775)
上一篇:
下一篇:努力,写给自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