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是:首页 >>职工原创
不断改善 持续成长
作 者:邢帅
来 源:保沧公司
添加时间:2023-02-22

        读精益相关书籍,是学习精益的方式之一。最近,我读了若松义人的《丰田超级改善术》,对“改善”二字有了新的认识。 书里,讲了这么一个故事:丰田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实行改善制度,平均每年执行改善数量为50万个,至今已近3000万个,而这正是丰田能成为世界汽车第一品牌的原动力。

        作者若松义人说,或许这些改善提案大多都是很小很小的智慧,但上百万个小智慧累计起来,就是成为世界第一的力量,而这就是改善的魅力。对于企业来说,需要不断改善,才能蓬勃发展;对于个人来说,只有持续改善,才能不断成长。

        然而,我们都知道改善的必要性,那到底该如何改善呢?可以分为三个步骤:第一,找到改善的方向;第二,找到改善的方法;第三,找到改善的目标。

        一是从感觉不舒服的地方开始改善。我们都知道想要变得更好,就要不断改善和优化自己,却不知道该从哪里开始优化。若是未能找到或者找对应该优化的地方,所谓改善也不过是纸上谈兵而已。那到底应该从哪里开始改善呢?答案是,从自己感觉不舒服、不愉快、不满足的地方开始。

        在工作或生活中,总会有一些不满或不愉快的经历,大多数时候,我们会想忍一忍就过去了,或者等适应就好了。结果,越是忍耐,心里越不舒服,工作或生活也越来越不开心。

        实际上,我们也可以把这些让我们体验不佳的经历,当成改善的契机。试想一下,如果出现一点不愉快,就把它顺利解决,不但不会让麻烦积压,还能从改善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,工作或生活就会越来越开心。

        比如,有一个工具使用起来不方便,与其抱怨不如想一想,怎么样才能让它更方便,当想法发生改变,改善也就随之出现。

        二是改善动作之前要先改善意识。很多时候,我们也会做出一些改善的动作,但却发现收效甚微。其实,这并不是改善没有效果,而是我们使用的方法有误,比如只是改善了动作,却没有改善意识,也就行动和想法是相悖的,这才导致行动无效。

        就像上司不断地跟员工说要大胆尝试,一看到员工进度慢或者出错了,内心就无比的着急,虽然没有出手干涉对方的行动,但是他的情绪早已经被对方感知到,不自觉地开始害怕犯错。

        这便是,只知道改善行为,却没有让自己的意识发生变化,结果注定是不如人意的。实际上,对于个人而言,不断改善自己的意识,才是终身成长的秘诀。

        因为,人的观点和意识都有一定的局限性,当下是正确的观念,放到未来不一定正确,如果只抱着,我就是正确的思想去行动,再怎么改善,也只是治标不治本。

        三是将“让工作变得没必要”作为目标。人要有清晰的目标,行动才会更有效,改善亦如是。那我们改善的目标应该是什么呢?很多人的答案应该是:更好更快的完成任务。

        似乎这个答案并没有错,改善就是为了提高效率,但如果按照这个思路去找改善方法的话,也只能是改善了表面,甚至会增加问题。

        比如,对一个客服部门来说,如果将又好又快地处理完客户的问题,作为改善目标的话,我们会在服务流程、响应速度等方面做出调整,结果就是依旧要源源不断地处理客户的问题,甚至随着客户群体的增大,不得不增加人员为客户处理问题。

        可我们若是,将如何减少顾客的咨询或投诉作为改善目标,就会去寻找顾客咨询或投诉的真正原因,然后将这些问题一一解决,自然来咨询或投诉的顾客就越来越少了。

        所以,作者说,改善的最终目标,是让自己的工作变得没有必要。是呀,如果通过改善,能把问题都解决掉,那就不再需要专人来负责处理相关问题了,也就是改善最理想的结果。

        成为一个更好的人,是我们的共同愿望,为了实现它,就需要不断改善自我。也许,每一次的改善,看起来都不起眼,但改善的次数多了,就会发生质的改变。

        如果有些事让你觉得不舒服了,别急着抱怨,那就是我们改善的契机;如果你觉得改善没能达到预期,别灰心丧气,可能只是我们的意识还没发生改变;如果你还没找到改善的目标,别害怕失去,可以想一想如何能让自己的工作变得没必要。

        读完这本书后,改善再也不是一个宏大的词,或者是一种美好的愿望,而是一个可落地执行,让自己变得更好的方案。

(点击数:701)
上一篇:已经是第一篇
下一篇:已经是最后一篇